各相关单位:
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将于2025年5月23日-24日在北京举办“脑、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重建新技术培训班”,该培训班为北京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(项目编号 2025-04-07-012(京)),学习结束并通过考核后可授予北京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3分。
中枢神经系统(脑 、脊髓)损伤后,呼吸功能障碍导致患者难以脱离呼吸机、气管切开难以拔管、反复呼吸道感染、胸腔积液,导致患者难以离开医院,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。
痉挛、肌张力障碍、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中枢神经系统(脑 、脊髓)损伤后最为常见且难以处理的并发症,影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,导致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进入平台期,难以提高,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。
以上症状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,我科将脊柱外科、矫形外科、神经外科、手外科、显微外科、康复科等多学科融合,利用周围神经手术、神经调控(膈神经刺激术、脊髓电刺激等)、药物治疗、音乐治疗、系统康复等技术手段,在重建中枢神经损伤后呼吸、运动功能、缓解病理性神经痛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及成功案例,并且结合临床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,在上述方面建立了规范化的评估、治疗、科研体系,提出了新的理论体系。
本培训班邀请了具有丰富理论、临床和和科研经验的一线专家,通过专题授课,对上述中枢神经损伤后的疑难问题,从临床思维、规范化评估、病例展示、科研设计及实施、新技术进展、指南解读、康复护理与新理念等方面进行多角度讲解。
一、组织机构
主办单位: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。
二、培训对象
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及康复领域工作人员(神经外科医师、骨科医师、康复医师、康复治疗师、康复专业教师、研究生等优先)。
三、培训时间
2025年5月23日-5月24日(5月22日报到,5月24日下午撤离)
四、培训内容及教学团队
(一)培训内容
1、中枢神经损伤后康复新理念:阐述康复医学和外科技术跨学科融合及发展方向;
2、中枢神经损伤后呼吸功能重建及康复新技术,包括植入式呼吸起搏器应用、神经转移术、胸廓悬吊术等多方面内容,涉及临床应用、科研、术后管理、康复训练、临床护理及呼吸道管理进展等,由多位专家授课;
3、中枢神经损伤后肢体功能重建新理念、新技术在脑、脊髓损伤后的临床应用,中枢神经损伤后肢体痉挛、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规范化评估、肉毒毒素注射、周围神经平衡术及大脑可塑性研究、神经电调控、鞘内泵注射等多种技术应用及进展等课程(详见附件1日程安排表)。
(二)教学团队
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、PT治疗科、音乐治疗中心及相关专业技术方向学科带头人。
五、报到及培训地点
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西区)中国残疾人康复人才教育基地3013教室,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角门北路18号(地图及交通路线见附件2)。
六、报名注册
学员需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完成线上报名,也可与工作人员联系报名。报名截止日期:2025年5月20日。
联系人:李军 13426489069
杨德刚 18600298151
高海峰 15611320536
七、费用与发票
(一)培训费
本次培训班收取培训费600元/人,2人及以上团体报名 500元/人(含会议资料、证书费、午餐)。培训班期间早晚餐及住宿自行安排,不安排接送站。培训班共招收学员50名,按照缴费先后顺序录取,额满为止,采取银行汇款方式缴费。中康牵头的各类医联体单位免费培训。
收款单位:中国康复研究中心
开户银行: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洋桥支行
银行账户:1105 0162 5100 0977 7777
纳税人识别号:121 00000 40000 30241
转账时请准确填写备注:神经功能重建新技术培训班+学员姓名+手机号
缴费截止日期:2025年5 月 20 日
(二)发票开具
本次培训班一律发送电子发票,请在报名时务必填写正确的开票单位名称、纳税人识别码、接收发票的电子邮箱。
八、学分授予
参加培训且考核合格者可授予北京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3分,学习班结束四周后,可在市级CME项目网上申报及信息反馈系统 (网址https://bjcme.haoyisheng.com)点击“学员学分查询/证书打印”输入相应信息,自行下载打印电子学分证书。
附件:1.脑、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重建新技术培训班日程安排表
2.地图及交通路线
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教育处
2025年4月23日
附件1
脑、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重建新技术培训班日程安排表
时间:2025年 5月23-24日地点:中国残疾人康复人才教育基地3013教室
日期 | 时间 | 授课题目或内容 | 讲者 | 职称 | 单位名称 |
5月 23日 (周五) | 8:00-8:10 | 开班仪式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 ||
8:15-8:55 | 康复医学发展新方向-跨学科融合开展康复崛起之路 | 李建军 | 主任医师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 |
8:55-9:35 | 植入式呼吸起搏器的临床应用,评估及术后管理 | 杨明亮 | 主任医师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 |
9:35-10:15 | 利用副神经(或斜方肌)重建患者腹式(或胸式呼吸)新技术临床应用及术后康复 | 杨明亮 | 主任医师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 |
10:15-10:25 | 茶 歇 | ||||
10:25—11:05 | 中枢神经损伤后肢体痉挛的规范化治疗 | 杜良杰 | 主任医师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 |
11:05-11:45 | 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特点及肺康复治疗 | 苏国栋 | 副主任技师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 |
午休 | |||||
13:30-14:30 | 周围神经平衡术治疗中枢性痉挛及大脑可塑性研究 | 李军 | 主任医师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 |
14:30-15:10 | 中枢性痉挛瘫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| 杨德刚 | 主任医师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 |
15:10-15:50 | 音乐(歌唱等)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作用 | 张晓颖 | 副研究员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 |
15:50-16:30 | 颈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护理经验分享 | 贾彦梅 | 副主任护师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 |
5月 24日(周六) | 8:00-8:40 | 多模态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损伤临床科研中的应用及进展 | 高峰 | 副主任医师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
8:40-9:20 | 脊髓电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| 宫慧明 | 副主任医师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 |
9:20-10:00 | 巴氯芬泵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肢体痉挛瘫的应用进展 | 刘宏炜 | 副主任医师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 |
10:00-10:40 | 脊髓损伤肢体残疾人体育运动的计划、实施、分级及运动员的选拔 | 王玉明 | 副主任医师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 |
10:40-11:30 | 讨论及答疑 | 杨明亮 | 主任医师 |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(北京博爱医院) |
附件2
地图及交通路线
一、培训地点区位图
中国残疾人康复人才教育基地(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西院区北侧楼),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角门北路18号
二、交通路线
(一)首都机场至培训地点交通路线
由首都机场乘机场线至三元桥地铁站;三元桥转10号线,角门西下车B出口;向北700米,十字路口右转路南即到。
(二)大兴国际机场至培训地点交通路线
大兴国际机场线(草桥方向)至草桥站;草桥站转10号线,角门西下车B出口;向北700米,十字路口右转路南即到
(三)北京站至培训地点交通路线
地铁2号线,在宣武门下车转4号线,马家堡站下车C出口;向南100米,十字路口路南即到。
(四)北京西站至培训地点交通路线
从北京西站乘坐地铁7号线,菜市口下车,转4号线;乘地铁4号线,马家堡站下车C出口;向南100米,十字路口路南即到。
(五)北京南站至培训地点交通路线
从北京南站乘地铁4号线,马家堡站下车C出口;向南100米,十字路口路南即到。
关于举办脑、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重建新技术培训班的通知.pdf